环境,是广义的。
其实,是人生的一切,都会重塑大脑。
大脑就是类似“AI”的一个东西,是会自动学习并建立运作机制的。
但这首先需要知道大脑存在的一个根本目的,大脑的根本目的,就是为了管理、保护“身体”。
所有与身体有关的,最终都会被大脑固化为某种机制,一旦成为固化机制,也就相当于,存入了“潜意识”。
而大脑的功能之一,就是不断梳理运作,不断固化机制,不断构建“潜意识”。
然后,留尽量少的部分供“意识”自由发挥。
为什么大脑会尽量固化机制,为什么尽量留更少的空间给“自由意识”呢?
根本上还是为了“节约能源”,为身体节约能源。
因为“自由意识”,因为面对“不确定”的环境,大脑非常消耗“资源”。
所以,不断“连结”、不断“固化”,是大脑的“习惯”。
但问题也出在这种“固化”,因为“固化”就会出差错,反过来,会导致大脑“潜意识”的误判而启动身体的某些机制,导致身体“漏电”,泄漏能量。
这样讲可能比较抽象,现在举一个例子:
人类见识过锋利的刀片和尖刀,锋利的刀片和尖刀会导致身体被割伤。
久而久之,人类的潜意识里就会对尖刀和刀片,产生一种“防卫”机制。
这种机制的结果,就是人类一看到尖锐的或锋利的东西,就是“下意识”地让身体产生“切割”感,让身体处于“紧张状态。
然后,如果你家的窗户或者门,一打开就会看到这种尖锐的角或锋利的刀片状形象的事物,那么,毫无疑问,你的“潜意识”一直受到这种“暗示”,久而久之,风水效应,就真正“显现”,也许现实生活中就发生了这种被尖锐或锋利刀所伤的事实(比如:开刀做手术)。
那么,开刀做手术的这个事情,到底有没有真实发生呢?
其实,这还是“意识”的显化,是“意识”自己的经验而已,并未真实发生(人生所有的一切,都没有真实发生,只是意识感官的一种“经验”而已)
同样类似的例子,那就是“”语言环境“对一个人的影响。
语言也会显化。
比如,每天的口头禅、咒骂等,久而久之,也会显化。